盲目撲殺的嚴重後果.籲:將TNR納入狂犬病防治計畫一環
目前台南市7例狂犬病病例侷限於山區鼬獾,而發生疫情的南化、 六甲 、楠西、大內4個山區,動保處均已辦理巡迴注射,民眾不必恐慌,也呼籲民眾到山區勿隨意接觸野生動物。
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處長李朝全表示,目前全力圍堵山區疫情,對平地社區仍沒有鬆懈,尤其大家關心的流浪狗,在這幾年的努力下,多數流浪狗都已結紮施打狂太病疫苗並剪耳為標記,民眾不必驚慌,如看到凶狠追逐人車的流浪狗,只要民眾通報,一定前往捕捉。李處長說,5日市長在召開指揮中心會議時強調,台灣在50年前就可以使狂犬病絕跡,難道流行病學更加進步的今天會做不到嗎?市府有信心可以逐漸控制狂犬病疫情,請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李處長呼籲飼主不要濫棄養犬貓,當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冒著生命危險不眠不休在滅火時,卻有人在後面放火,這些人足堪以「可惡」名之,想養就養,有難則棄之如敝履,將已所不欲加諸於社會成本。其實,只要施打疫苗就有足夠的防護力,真的不養,也請送交本處的動物之家,勿隨便棄養。
轉載於....
作者:林荀龍(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
狂犬病在台灣絕跡50年後再度爆發,由於歷史的經驗與近期災難電影的推波助瀾造成民眾極度恐慌。事實上狂犬病的傳染能力並不如先前SARS或H5N9禽流感可藉由空氣傳染般可怕;大量的狂犬病毒通常存在於發病動物的唾液中,必須直接經由傷口感染肌肉或結締組織後,經神經細胞進入中樞神經,並在神經組織內增殖後出現各種嚴重神經症狀。因此只要能避免被罹患狂犬病動物咬傷就能避免被感染。
台灣目前狂犬病疫情似乎還多侷限於野生鼬獾的感染及例外的一隻錢鼠。但大量民眾卻因為擔心所謂「瘋狗」而通報政府單位捕捉週遭流浪犬貓,導致各地動物收容所爆量。前些天報載雲林古坑又有鼬獾闖入民宅而疑似被家中飼養犬隻咬死。所以爆發狂犬病流行的此時,盲目移除環境中的流浪犬可能發生3項後果:
1. 將更使人類直接暴露於鼬獾或其他受感染動物的威脅。因為家犬甚或流浪犬貓的生活環境往往介於人與鼬獾(野生動物)之間,由於犬貓具地域性以及各種感官功能均較人類敏銳的特性,更能即早發現並攻擊受病毒感染而出現行為異常的鼬獾。
2. 大量捕捉流浪犬的過程反而迫使牠們遠離都市更接近野外、樹叢,因此被感染狂犬病的機會大增而可能反噬人類。
3. 一部劇情片中當二個人都受到生命威脅時,其中一人就想辦法要先將另一人殺掉以保命,這種人在劇中一定是被歸類為壞人,我們現在不正是如此嗎? 怕死的人類為了憂心被流浪犬感染狂犬病就”慘”忍的先下手捕捉殺死牠們,如此活生生的教材如何教育下一代? 所以請停止盲目撲殺流浪犬貓以免自食惡果。
台灣流浪犬貓的問題多年一直存在,為了減少流浪犬貓數量,這些年許多民間動保團體一直努力推行流浪動物TNR(捕捉、絕育、放回)的計畫,希望「以絕育代替撲殺」來控制繁殖數量。目前部分政府動物防疫單位對於狂犬病防治目標設定在圍堵山區,優先巡迴山區施打疫苗以避免疫情擴散是正確的方向。但是否也可考慮將TNR納入整體狂犬病防治計畫中的一環,利用大量已注射疫苗又已絕育的流浪犬貓形成一堵防線,將野生動物阻絕於人類之外以減少被咬的機會。